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不过,肝脏作为酒精的重要代谢器官,在长期沉重的工作负担下,就可能出现酒精性肝病。酒精性肝病初期常表现为脂肪肝,随后则可能发展为酒精性肝炎、肝纤维化和肝硬化,最后可能发展为肝癌。
什么是酒精性肝
长期大量饮酒指超过5年,折合乙醇量男性≥40g/d,女性≥20g/d,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,折合乙醇量>80g/d,但应注意性别、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。乙醇量(g)换算公式=饮酒量(m1)X乙醇含量(%)×0.8。以男性乙醇量≥40g/d为例,也就是平均每天喝大概二两的52度白酒。但这个量也受到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,所以可不能单单守着这个数字来确定自己的饮酒量。
酒精肝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,可无症状,或有右上腹胀痛、食欲不振、乏力、体重减轻、黄疸等;随着病情加重,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蜘蛛痣、肝掌等表现。出现以上症状时,应立即就医。
要预防酒精性肝病需戒酒
治疗酒精性肝病应戒酒,同时做好营养支持,缓解酒精性肝病,改善酒精性肝硬化及其并发症。
不过,戒酒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发生戒断综合征。阶段综合症是指长期酗酒者停止饮酒后会在12~48小时后出现震颤,乏力,出汗,反射亢进以及胃肠道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。
同时,还应该为戒酒者提供高蛋白、低脂饮食的营养支持,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K及叶酸。此外,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疾病进展以及并发症的情况,遵医嘱进行对症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。
对于酒精性肝病,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控制饮酒量,选择一些酒精含量低或无酒精的饮料,或彻底戒酒。同时,不要过度依赖预防性保健品。现在市场上的保健品种类繁多,防治原理不清,疗效难以确定,甚至还有可能加重肝脏工作负担。如必须要饮酒,则应在饮酒前适量饮用一些牛奶、酸奶等,以保护胃黏膜减少酒精的吸收,要避免空腹饮酒。